發布時間:2025/9/14 18:07
記者吳嘉菡/台北報導
立法院通過「普發一萬元」方案,引發各界熱議。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昨(10)日在臉書發文,直言這筆經費並未編入年度預算,行政院只能以「舉債」支應,此舉恐掀起骨牌效應,地方議會也跟進喊出「普發4.6萬」、「普發5萬」等口號。她疾呼:「惡例一開,國無寧日!」。
釋昭慧直指,普發現金雖看似全民受惠,但背後隱藏的財政危機不容忽視。她列出四大後果:一是債務沉重、子孫受害;二是對弱勢幫助有限,反而擴大貧富差距;三是從中央到地方競相撒幣,財政紀律全面鬆動;四是國家體質虛弱,一旦遇上天災戰禍,將陷入國安危機。
她強調,早在 8 月 21 日已發起「搶救國庫」連署,反對「普發一萬,債留子孫」,並要求加入排富條款,但立委仍罔顧民意強行通過。針對即將上路的五種發放方式(登記入帳、ATM 領現、郵局領現、偏鄉造冊發放、特定對象直接入帳),她疾呼行政院應再增設第六選項:「拒領一萬,轉入國家續命專款」。
釋昭慧進一步說明,「國家續命專款」僅能作為重大災害或外敵侵略時使用,嚴禁挪作他用,讓拒領的民眾能將「正義之怒」化為「對國家的實際守護行動」。她呼籲行政院正視社會憂慮,應盡速回應民間訴求,讓全民有「選擇不領」的權利。
然而她的言論在網路上引起大量討論,不少人認同她的立場,但也有不少網友反酸:「基本上出家人不用繳稅,所以你不領是應該的,這錢本來就不屬於你」、「現在苦人比苦行僧多」、「當初若罷掉不適任的立委,何來如此大費周章!」,更有人直言「有錢人不要領,留給需要的人才是公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