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10/6 12:37
記者簡靖安/台北報導
國民黨發言人李明璇近日在節目中談及花蓮救災議題時,批評志工「霸佔火車票」、「霸佔高速公路」,並以「青鳥」形容參與者,引發外界強烈反彈。不少民眾與輿論批評她用詞偏激、標籤化志工群體。對此,律師李怡凱在粉專《一個律師的筆記本》發文指出,這種說法反映出「把公共資源視為己有」的心態,並形容這種思維是對公民參與的扭曲與排斥。
律師李怡凱在臉書粉專《一個律師的筆記本》發文指出,這番言論透露出一種「把公共資源視為己有」的心態。他批評,公共交通原本是所有人都能平等使用的資源,卻被說成「被霸佔」,顯示出某種「朕賜給你才是你的」的思維。
李怡凱指出,救災志工本是自發協助的公民力量,卻被貶低、嘲諷,反映出部分人對「積極奉獻」者的排斥與不安。他形容:「別人越光明,就越顯得這些精緻利己之輩醜惡。」並直言,這樣的心態不願見到公民自主參與公共事務,反而希望台灣成為「只有少數人能分潤資源的社會」。
他進一步批評,這類思維與積極主動的公民精神正好相反,「所以他們必須貶低志工,把自己心中猥瑣的念頭投射出去。」李怡凱強調,最終台灣會變成什麼樣的社會,取決於「哪一種人勝出」──是願意行動的公民,還是試圖壟斷資源的特權者。
李怡凱的評論引發熱議,不少網友留言表示認同,認為這番分析「一針見血」,也有人呼籲政治人物應以更謙卑的態度面對志工與公民社會,避免製造對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