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艷秋重話點醒國民黨!「未來寄託這兩事」不如請黃國昌來當主席

發布時間:2025/10/6 17:44

記者簡靖安/台北報導

國民黨主席改選戰進入白熱化,資深媒體人李艷秋今(6)日在臉書發文,以「路人甲」視角評論這場選舉。她認為,台灣需要一個忠誠的監督力量,而國民黨必須重新思考黨主席的角色與功能。她條列七點觀察,其中直言若藍營還把希望寄託在民進黨無能或民眾黨善意上,「那還不如直接請黃國昌來當主席」,引發關注。

▲李艷秋重話點醒國民黨!「未來寄託這兩事」不如請黃國昌來當主席。(圖/翻攝李艷秋的新聞夜總會臉書)
▲李艷秋重話點醒國民黨!「未來寄託這兩事」不如請黃國昌來當主席。(圖/翻攝李艷秋的新聞夜總會臉書)

李艷秋開頭表示,自己雖無投票權,但身為「路人甲」,仍希望國民黨能成為有力的監督者。她指出,這次參選人「均非銜天命而至的人物」,反而是一個好機會讓國民黨擺脫過去「尋找救世主」的老思維,重新定義黨主席的功能。她分析,因為候選人沒有一方之霸,無論誰當選都必須整合四方,而「在黨有難時挺身而出、不計個人得失者,整合的正當性較高」。

李艷秋也提醒,國民黨是選舉型政黨,「黨主席不是總統候選人,唯一任務就是協助勝選」。至於「親美、舔共、媚日」等兩岸外交爭論,她直言那應留給2028年被提名人去操心,「黨主席選舉吵這個,誰在乎?」她進一步指出,黨主席的真正對手是「賴清德+徐國勇+邱義仁+無盡的財源」,因此國民黨需要「智勇雙全、能快速出擊、具募資號召力的領導人」。

在黨的戰力方面,她認為關鍵在於立法院黨團與執政縣市首長的配合。她強調,經過罷免與選戰洗禮的立委已形成「孤臣孽子的團結氣氛」,新主席若能與黨團同志密切合作,才能產生「加乘的共振效果」。至於黨主席的核心任務,李艷秋直言:「職責就是勝選,就是要整碗捧去,把黨做到最強。」她諷刺說,如果還把希望寄託在民進黨的無能、或民眾黨的善意上,「那還不如直接請黃國昌來當主席。」。

最後,她提醒,黨內選舉民調應以黨員名冊為依據,否則「沒有參考價值」,並呼籲百年老黨要回春,就看有多少年輕自主黨員願意參與。「如果還是軍系、派系、人頭黨員在左右選情,那大家就繼續當路人甲吧。」。

 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