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10/9 19:27
記者張天頤/台南報導
台南39歲林女士小時候不明原因導致腎臟受損,17歲時因雙側腎臟衰竭,從此開始近8年的洗腎生活。為了不耽誤學業及日後就業,選擇血液透析方式洗腎治療,同時等待腎臟移植的機會。終於在25歲時,幸運地盼得一位大愛捐贈者的健康腎臟並成功移植。雖然擺脫洗腎束縛,但林女士心中始終藏著一個「成為母親」的夢想。
林女士與先生交往長達10年,雖然雙方感情穩定,但由於腎臟移植病人懷孕存在高風險,不僅藥物可能影響胎兒,妊娠更會增加腎臟負荷,擔心懷孕會影響腎功能,導致腎衰竭再次洗腎,因此父母及丈夫一度勸說不要懷孕,但林女士依舊期待有個屬於自己的孩子。
為實現林女士的夢想,奇美醫院啟動跨科別的合作,由移植醫學科、婦產科、兒科、藥劑部及營養科團隊共同進行嚴謹評估。原本規劃半年後再尋求生殖醫學協助,但在免疫抑制劑調整後半年就自然懷孕了。懷孕期間,林女士小心翼翼並遵循醫囑、規律回診,醫療團隊更一路陪伴,提供最專業的照護。
2025年9月10日以剖腹產的方式順利產下一名2750公克的健康男寶寶,林女士當下激動落淚,圓滿實現多年以來的母親夢,也成為奇美醫院第一位腎臟移植後自然懷孕成功的女性病人。
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和出生登記資料統計,2001至2012年間全臺僅有97例腎臟移植女性成功生產,比例僅為每26400名新生兒中有1例,可見其罕見性。奇美醫療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院長田宇峯指出,腎臟衰竭會造成女性內分泌失調,導致月經不規則甚至停經,讓受孕變得非常困難。多數洗腎中的女性難以受孕,即使成功懷孕,也面臨剖腹產、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等高風險。
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強調,器官移植女性懷孕屬高風險,建議懷孕時機應於移植後1至2年、器官功能穩定且無排斥反應時再考慮,建議懷孕前應由移植團隊與高危妊娠專科共同評估,並調整免疫抑制劑以確保胎兒安全。
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,目前全台約有11600人正在等候接受器官移植,其中腎臟8814人、肝臟975人、心臟345人,從108年至113年間,平均每年僅約468人能成功接受移植器官,器官來源不足仍是移植病人面臨的最大挑戰,呼籲各界共同努力,推廣器官捐贈,為更多等候接受器官移植者帶來重生與孕育新生命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