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9/2 14:43
記者陳鵬程/台北報導
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弊案,今(2日)傳喚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作證,彭振聲兒子全程陪同,對於柯文哲的便利貼內容,彭振聲一一還原。至於為何認罪,彭振聲表示,因為檢察官是法律專家,檢察官說是圖利「我就認罪」。
上午開庭先由檢方進行詰問,再由柯文哲的委任律師詰問。柯文哲的委任律師問到柯文哲是否有說一定要讓京華城案通過?彭振聲回答,柯文哲當時是問他關於恢復樓地板面積的事,他當時僅回「不知道」,並告訴柯文哲此案正在訴訟中,意思是就看告贏還是告輸。律師則問彭振聲,為何在偵查時說京華城案送都委會研議等於圖利?彭振聲表示,檢察官說京華城陳情案送都委會研議就是圖利,因為檢察官是法律專長,檢察官說是圖利「我就認罪」。
檢方起訴柯文哲關鍵包括,2020年4月13日柯文哲在京華城陳情書上的手諭,「比較京華城容積率569%與樓地板面積120.284平方米之有限差異」,之後便指示「公務員不坐牢」,以及柯文哲、陳智菡與彭振聲間的「共識決」手機對話。
彭振聲強調,他退休後,和民眾黨成員等沒有任何聯繫,沒想到這和柯文哲等人互傳的訊息會變成串供,變成他被收押的關鍵,但其實他當時只是要告訴柯文哲,會議都有錄音錄影,既然是公開的柯文哲依此承擔下來,就可以杜絕外界疑慮,如果不信,可以問都發局局長是否合法「當時我主持會議時,是認為合法」。
彭振聲表示,當年柯文哲詢問他的意見,他有請承辦員寫一份說帖,表示可能有圖利嫌疑,因此柯文哲才會寫下「公務員以不坐牢為原則」的指示。
另一份起訴柯文哲的關鍵,是檢方發現柯文哲在京華城的完工示意圖上貼了一份便利貼,表示「京華城對容積率應該死心了,只希望行政流程加速,讓他們早日完工就可以了」等語,檢方認為該便利貼坐實柯文哲和彭振聲另闢途徑讓京華城起死回生。
對此,彭振聲表示,他當時看到便利貼,是認為可能因為京華城已經設計好,或是已經放棄容積獎勵,既然柯文哲寫「死心」,他認為就是死心了。至於柯文哲指示行政流程加速,只是告訴他有這想法,他當下還以為是讓建照加速發下來,但建照不是他負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