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/10/27 18:03
記者林書昀/新竹報導
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今(27)日主持「新竹市114年度第10次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報」,與會人員聽取通學步道建置成果報告,並針對9月交通事故進行成因分析與改善對策研議。根據統計,2025年1至9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,其中受傷人數減少612人,降幅達6.8%,顯示市府推動的各項交通安全政策已見成效。
邱臣遠表示,多數交通事故的發生都與駕駛人的行為有關,「人」往往是導致意外的關鍵因素。像日前發生的交通悲劇事件,疑似因疲勞駕駛,造成一家四口自撞、3個月大嬰兒不幸身亡,令人十分痛心。他強調,無論是酒駕、毒駕或疲勞駕駛,道路安全的根本在於「人本教育」,唯有從人開始改變,才能真正降低事故發生率。道安宣導不僅需要課堂教育,更要落實於生活環境中。因此,市府積極推動持續落實市長高虹安擘劃的「新竹好學,安心通學」教育願景,全面推動通學步道改善工程,從小培養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識。
邱臣遠指出,交通安全的推動不僅止於事故後的處理或宣導,更要從前端教育著手。市府持續針對不同族群,規劃有針對性的宣傳策略與教育行動,讓民眾能夠理解、接受並實際改變駕駛與用路習慣,而非僅以單向宣導方式灌輸觀念,才能達到真正的改善效果。市府持續從「點、線、面」三個層面全面推進交通改善措施。包括市府於今(27)日,引進100台電輔車YouBike2.0E,年底站點數預計將從109站擴增至115站,妥善規劃提供市民更友善、安全的通勤選擇。
此外,邱臣遠指出,根據前次會議觀察,微型電動二輪車及高齡者騎乘機車事故有上升趨勢,已責成警察局針對數據進行分析。結果顯示,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多發生於學生族群,主因為駕駛習慣不良。市府將加強校園交通安全教育,並納入微型電動二輪車安全指導;針對高齡者事故部分,西大路與南大路口、西大路與食品路口、林森路與四維路口,以及經國路一段與自由路口等四處為事故熱點,主要特徵為大路口或多岔路口。市府將加強對高齡騎士行經路口時的安全宣導,並由交通處檢視相關工程改善措施。
教育處指出,為實踐高市長所推動的「新竹好學、安心通學」政策,市府跨局處合作,積極完善各校通學步道建置,目前已累計28校,部分尚在執行中,總經費超過5億元。過程中,各校面臨不同的挑戰,市府也透過與鄰里溝通、舉辦說明會等方式,凝聚社區共識,讓地方居民共同參與改善。通學步道的建置不僅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,更將人本交通的理念向全社會推廣。
市府強調,道安工作須從觀念改變著手。從通學步道推動人本交通意識,到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宣導、透過媒體傳達正確交通觀念,皆以「人」為核心出發。未來,市府將持續以市民安全為優先考量,推動更完善的道路安全政策,打造安全、宜居、友善的幸福科技城。